没签劳动合同没交社保怎么赔偿?
在职场中,劳动合同和社保是维护员工权益的两大“护身符”,现实生活中,仍有不少用人单位存在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不为员工缴纳社保的情况,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办呢?以下就是关于这方面的详细解答,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没签劳动合同怎么办?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建立劳动关系后,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未在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那么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要求补签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要求补签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同意补签,那么劳动者可以继续留在单位工作。
2、支付双倍工资:如果用人单位在用工之日起一年内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那么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期间的双倍工资。
3、解除劳动关系:如果用人单位拒绝补签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
没交社保怎么办?
社保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如果用人单位未为员工缴纳社保,员工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要求补缴社保:员工可以要求用人单位补缴未缴纳的社保费用,需要注意的是,补缴社保的时效为两年,从员工知道或应当知道权益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做法:
1、具体步骤:
(1)与单位沟通:员工可以尝试与单位沟通,了解未缴纳社保的原因,如果单位愿意补缴,那么双方可以协商解决。
(2)投诉举报:如果单位拒绝补缴,员工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举报,劳动监察部门会依法进行调查,并要求单位补缴社保。
(3)申请仲裁:如果投诉举报未果,员工可以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2、赔偿问题:以下是关于赔偿的
(1)医疗费用:如果员工因未缴纳医疗保险导致无法报销医疗费用,可以要求单位赔偿相应费用。
(2)失业保险待遇:如果员工因未缴纳失业保险无法享受失业待遇,可以要求单位支付相应赔偿。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赔偿措施:
1、补偿金:以下是计算方式
(1)经济补偿:根据员工在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不满一年的按比例计算。
(2)赔偿金:如果员工因未缴纳社保导致解除劳动关系,可以要求单位支付赔偿金,赔偿金的标准为经济补偿的两倍。
面对没签劳动合同和没交社保的情况,员工要懂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过程中,注意收集证据,如工资条、工作证、工作记录等,以便在仲裁或诉讼中为自己争取到应有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