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受益人是法定还是指定的
在购买保险时,很多人都会关注受益人这一栏该如何填写,保险受益人是法定还是指定的呢?这中间有哪些区别和注意事项呢?就让我来为大家详细解答一下这个问题。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保险受益人,保险受益人,是指在保险合同中,被保险人或投保人指定的在保险事故发生时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就是当被保险人发生意外时,谁可以领取保险公司的赔偿金。
我们来看看保险受益人的两种类型:法定受益人和指定受益人。
法定受益人
法定受益人,顾名思义,就是按照我国《继承法》的规定,在被保险人离世后,自动享有保险金领取权的人,法定受益人包括被保险人的配偶、子女、父母等直系亲属。
选择法定受益人的好处是,保险合同签订时,不需要指定受益人,手续相对简单,当被保险人离世后,保险金会按照法定继承顺序分配给相关人员,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法定受益人在领取保险金时,可能需要提供一系列复杂的证明材料,过程较为繁琐。
指定受益人
指定受益人,就是在投保时,被保险人或投保人明确指定的在保险事故发生时可以领取保险金的人,指定受益人可以是任何人,包括但不限于配偶、子女、父母、朋友等。
选择指定受益人的优点在于,保险金领取过程简单、明确,当保险事故发生时,指定受益人只需提供身份证明等相关材料,即可领取保险金,指定受益人还可以根据被保险人的意愿,分配保险金的份额。
具体该如何选择呢?
1、根据个人需求:如果你希望保险金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分配,那么指定受益人无疑是更好的选择,反之,如果你觉得法定受益人已经能满足你的需求,那么选择法定受益人也是可以的。
2、考虑家庭关系:在家庭关系简单的情况下,选择法定受益人可能更为合适,但如果家庭关系复杂,为了避免日后**,建议选择指定受益人。
3、咨询专业人士:在签订保险合同前,可以咨询保险顾问或律师,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自己的权益不受侵害。
以下两个注意事项,大家也需要了解:
1、保险受益人可以更改:在保险合同有效期内,被保险人或投保人可以申请更改受益人,但需要注意的是,更改受益人可能需要支付一定的手续费。
2、保险受益人的填写要明确:在填写保险合同受益人一栏时,要明确写出受益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码、与被保险人的关系等信息,以免日后产生**。
在选择保险受益人时,大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来决定,同时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保险合同的有效性,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大家对保险受益人有了更清晰的了解。